主營主業
![]() |
![]() 再讓翠綠染山川 長白山森工集團地處長白山林區核心腹地,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是延邊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名片。集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生態優良成為企業發展的永恒優勢,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森林生態。據數字顯示,目前我州有林地面積327.7萬公頃,比“十二五”末期增加4190公頃;有林地蓄積量4.21億立方米,增加了63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0.9%,增加了0.1%。第二個“十年綠化美化延邊大地”的七年間,全州造林面積31.2萬公頃,全民義務植樹2479.4萬株,新增綠地面積571萬公頃,城鄉綠化美化工作成績斐然。 持續推進造林綠化,不斷擦亮生態底色 更新造林是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森林質量的重要森林經營措施之一。長白山森工集團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的原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適地適樹,實行造封并舉。 長白山森工集團“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更新造林面積18萬公頃,累計栽植紅松、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等珍貴樹種1.3億株。通過開展更新造林工作,不斷優化了林分結構、增加了森林面積、擴大了生態容量、增強了生態承載力,有效地促進了森林正向演替,保護和修復了森林生態系統。 加強領導,高位推進責任落實。認真履行造林工作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造林目標責任制,把造林工作擺上突出位置。每年年初,組織召開集團公司工作會議、森林經營專題會議、全州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工作會議,分時間、分批次、分重點對更新造林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監督一級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造林工作成效。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有序推進造林工作,確保各項造林任務順利完成。 強化管理,精準提升作業質量。堅持把精準提升森林質量貫穿生態建設始終,嚴格執行國家造林技術規程,依法依規、嚴抓細管,不斷完善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質量管理、技術指標和績效評價體系,強化全過程監督管理,保證了更新造林工作成效。各單位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做好造林苗木、調查設計、整地清林、勞動力調配和造林所需工器具與物料等準備工作,全過程嚴把作業設計、苗木質量、栽植質量、檢查驗收等重要關口,增加良種壯苗使用和珍貴樹種培育比重,積極實施針闊樹種混交,對新造幼林采取撫育管護、補植補造等措施,優化林分結構,提升森林功能,有效提高了成活率、成林率。 科學調度,保證苗木生產供應。新冠肺炎疫情對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工作影響很大,特別是春季造林工作的時限性,集團早謀劃、科學調度。各單位按照集團公司關于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綠化工作的部署要求,搶抓春季種苗生產和苗木出圃的重要時期,積極有序組織種苗生產單位復工復產,強化自產苗木管理,提升育苗生產能力,加大珍貴樹種比重,提供了品種對路、質量優良的良種苗木。各單位在外購苗木監管中,成立由營林、審計、計劃、企管等部門組成的苗木選調組,分別赴州內外苗木基地進行考察、比價、選優,本著防控疫情、就近選購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證了今春造林苗木供應需求。 嚴控外委,全力安排生產自營。緊緊圍繞“林業用工不外委”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長白山森工集團控制外委用工管理暫行辦法》,各單位在春季造林期間,科學安排任務落實,合理制定經營計劃,統籌調配造林用工,積極動員林區職工投入到造林工作中,在高質量完成任務量的前提下,確保最大限度安排自營生產作業。 創新培訓,突出抓好能力提升。按照全州春季造林綠化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強化造林綠化科技支撐,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力度,堅持把做好崗前培訓作為高質量完成造林任務、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關鍵所在,對基層苗圃、林場技術和管理人員,采取線上培訓、視頻培訓、編制簡易技術手冊等方式,創新開展技術培訓。積極組織業務骨干深入基層單位、深入造林一線,精準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工作,切實解決基層林區造林技術、管理水平和素質能力恐慌的問題,為突出抓好能力建設、提高造林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學實施森林撫育,精準提升森林質量 自2015年停止天然林采伐以來,長白山森工集團累計完成森林撫育917.55萬畝。項目實施后工程區水土流失明顯減少,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通過多年建立的對照樣地進行比較分析,撫育后的林分年平均生長量要大于未撫育林分2個百分點。 提高認識,確保森林撫育成效。實施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助政策,是國家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新形勢下,推進森林經營,提升森林質量的重要舉措。各單位充分借助國家政策扶持,切實抓好森林撫育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責任機制,逐級明確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工作職責,建立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制。各單位對森林撫育負總責,實行目標到局、任務到局、資金到局、責任到局,嚴防出現借機破壞森林資源現象,確保森林撫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穩步提升了森林撫育質量。 超前謀劃,扎實做好森林撫育工作。集團公司在年初召開了專題部署會議,要求各單位要超前謀劃,細化分解森林撫育的全過程,確保各單位在規定的時限內保質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務。森林撫育工作,一是突出“早”字。包括落實撫育地塊、上報作業設計資料以及造林苗木準備等,都做到了早安排、早落實,爭取工作的主動性。二是突出“嚴”字??茖W合理安排任務,嚴格執行國家、省技術規程及相關規定和要求,組織開展森林撫育設計和作業,嚴格森林經營全過程質量管理,將森林經營全過程細化分解,把森林質量提升落實到小班、人頭,杜絕責任不清、推諉扯皮等,加強具體作業人員技術培訓,強化質量監督檢查,建立森林經營作業設計、生產驗收、監督保證三位一體的責任追究制度,即誰設計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誰監督誰負責。 增強法規意識,嚴明工作紀律。集團修訂了《營林管理辦法》,各單位都嚴格按照已修訂的《營林管理辦法》,牢固樹立法治理念,確?!掇k法》的嚴肅性,規范管理程序,明確管理范疇,以嚴肅認真、高度負責、令行禁止的態度,確保制度執行不跑偏、不走樣,切實地提高了森林管理質量和效益。各單位同時嚴格執行《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集團制定的《財務管理辦法》,管好用好專項資金。同時,還嚴格執行《集團控制外委用工管理暫行辦法》,積極組織本單位職工投身于森林撫育工作中。通過開展森林撫育項目,森林生態得到有效的恢復,而且安置了閑置林業職工,這樣也就實現了林區的職工就業以及收入雙向增長,促進了林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規范建設種苗基地,大力推進良種化進程 長白山森工集團現有國有苗圃17個(不含綠化苗木圃地),省級重點育苗基地11個,省級保障性苗圃3個。實際育苗面積2564.3畝,總產苗量1.2億株,年產成苗2953.2萬株。溫室面積2570平方米,大棚面積4100平方米,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經營狀況良好。集團現有種子園4處,其中:國家級種子園1處,省級種子園1處,1.5代種子園2處?,F有母樹林面積為21189.3公頃,蓄積為1920709立方米,株數為9816226株,結實量為472.7萬公斤。 固本強基,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得以強化。現有省級種子資源保存庫9處,面積7.1萬公頃,主要包括水曲柳、黃菠蘿、紅松、胡桃楸、東北紅豆杉等樹種。近年來,按照省種苗站的部署要求,對紅松、云杉、水曲柳、黃菠蘿、東北紅豆杉等主要造林樹種種質資源的區劃、保存、利用,進行了嚴格保護和規范管理,組織開展用材林、經濟林和綠化樹種種質資源普查,對種質資源保護地設立保護標志,建立保護檔案,明確保護措施,普查數據已編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林木種質資源》,為林木良種選育奠定了堅實基礎。長白山林區是紅松和東北紅豆杉的物種富集區,為進一步加強保護利用、拯救瀕危樹種和保持生物多樣性,集團公司在6戶森工局開展紅松嫁接和東北紅豆杉物種基因保存示范林建設,既可作為珍稀瀕危樹種保育基地和鄉土樹種活標本園,又可作為科普教育基地、旅游觀光景區,切實增強了全民對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意識,進而形成能復制、可推廣的成熟技術、建設方式和管護機制,達到了保護長白山林區物種資源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目的。 強化管理,林木良種生產供給能力穩步提升。林木良種是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保障,也是發展民生林業的重要途徑,在提高生產供給能力上,主要采取以下四種措施:一是強化基地管理。加強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經營管理,積極推廣應用控制授粉、環剝、截頭、疏枝等新興技術,不斷提高良種遺傳品質和結實量。二是適時調整配量。根據年度造林綠化計劃,科學有效做好良種余缺調劑,進一步提高育苗質量,穩定良種生產數量。三是加強良種選育。大力推廣使用良種壯苗,確保林分質量不斷提高,有效地保證森林健康,增強林木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據統計,“十三五”期間,集團公司享受國家林木良種補貼1470萬元。與此同時,集團公司與東北林業大學、延邊大學、北華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種苗方面展開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 從嚴監管,種苗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漸規范。嚴格按照《種子法》《種子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不斷建立健全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林木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林木種苗監督抽查、林木種質資源保護等制度,林木種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深入開展打擊假冒偽劣種苗和保護植物新品種的“雙打”工作,認真履行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對主要種苗集散地和種苗交易市場等林木種苗生產和經營集中的地區進行抽查。嚴厲打擊無證、無簽生產經營種苗、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違法行為,實行種苗“二證一簽”制度,種苗市場秩序逐漸規范完善。 健全體制,種苗機構能力建設明顯增強。不斷加強種苗管理機構隊伍、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配齊配全職能人員,明確專人負責種苗行業管理、執法等工作職責。全面維護規范種苗生產經營秩序,依法打擊生產經營假劣林木種苗、破壞種質資源、搶采掠青、亂引、亂繁、亂采林木種子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無證和依法查處超范圍生產經營行為。加強與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嚴厲打擊林木種苗違法行為,依法規范和維護林木種苗市場經營秩序。 |
2023-06-09
2023-06-06
2023-05-31
2023-05-30
|